影片库
作为好莱坞大导演,人物传记片是朗·霍华德最擅长的类型片之一。
本片改编自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未完遗作《记得这屋子》。作品忆及19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过程和他的挚友—麦格艾佛斯、麦尔坎X和金恩博士三大精神领袖接连遭到暗杀的事件。这部作品尚未完成,詹姆斯·鲍德温就因胃癌逝世,遗下的手稿来到海地导演哈乌·佩克手中,成就了这部见证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最重要的光影篇章!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胶片技术从蛮荒走到成熟,电影人采用化学摄影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和视觉奇迹。而当时间逐渐走向21世纪时,化学摄影法趋近临界点,几无上升空间,且越来越无法应对电影工业对新技术和全新拍摄手法、理念的诉求。与此同时,数字摄影方兴未艾,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进入传统技术固若金汤的电影领域。从Dogma 95对手提DV的使用,到乔治•卢卡斯大胆的HD摄影之应用,伴随着“顽固派”和“革新派”的政治和讨论,数字摄影蚕食着传统胶片的领土,逐渐成为当今电影工业的主流。在这一过程中,配光、摄影、剪辑等工作也相继受到冲击和影响。 这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对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满怀信心的展望……
纪录片导演柏翠丝本人也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正是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才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而柏翠丝与格林沃德也因此荣获普利策奖。片名“第四公民”(citizen four)正是斯诺登早期与柏翠丝邮件沟通时使用的匿名代号。2013年6月,当柏翠丝第一次飞往香港与斯诺登见面的时候,她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场景。《第四公民》将能高度还原“棱镜门”事件始末,为观众真实揭秘身处漩涡中心的爱德华·斯诺登。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归往何处?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历时14个月,穿越24个国家,导演罗恩·弗里克(Ron Fricke)用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能够拥有的最壮阔最绚丽的景致——从远古到现在,从猿猴到人类,从荒无人烟的沙漠到震撼人心的宗教活动现场,从广袤天地带来的感动到婴孩单纯的笑脸给予的幸福,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这美好的一切正时时刻刻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全片没有台词,片名Baraka在古伊斯兰语中代表祝福,这也是导演拍摄此片的初衷,祝福与我们共同存在在这颗蔚蓝地球上的一切
《万物一体》(UNITY)是由导演尚恩•莫森(Nation Earth创立者)在过去五年间编写和拍摄的一部影片,它将于2012年公映。影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肉体、精神、内心、灵魂、伴以序幕及尾声。
影片集中于探讨人性的冷漠与共鸣倾向。尚恩形容道,《万物一体》是一部有关对立物的影片,或者也可以说,“为什么尽管我们都有着宗教信仰(世界上88\\%的地区存在宗教信仰)、自助书籍、十二步治疗方案甚至哲学及科技,却还觉察出彼此间的对立。”
《万物一体》所呈现的将是日常生活画面的错综拼接,喜忧参半。影片充满了喜悦、惊奇、悲伤和成熟。与尚恩的上一部影片《地球公民》(Earthlings)相同,这部影片再一次通过糅合前所未有的美景与令人心碎的悲剧,试图将观众引往新奇和有趣的场景。尽管是一部警示纪录片,但影片也希望比之先前,将恩惠、哲理及意识传播给更多人。
对于影片《地球公民》,上网搜索便知,它凭借其最富想象力的描述和纪录片从未有过的殊荣,尤其是所述主题之难度,一跃成为纪录片史上的焦点之一。尽管2005年首次发行时,该片完全不被发行商看好,但它对其后探讨相同主题的纪录片有着无可置疑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三部由HBO发行的影片:2006年的《虐狗丑闻》(DEALING DOGS ,2006)、2007年的《我是动物》(I AM AN ANIMAL ,2007)、2009年的《工业农场大屠杀》(DEATH ON A FACTORY FARM ,2009),以及两部获得2010年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影片:《食品公司》(FOOD INC.)、荣获最佳纪录片奖的《海豚湾》(THE COVE)。
《万物一体》继续着《地球公民》未完的路,它探索了人类彼此之间的二元关系,而非人与动物的关系。因此,我们希望借这部影片展现冷漠与共鸣之间的主要差别,让观影者明白:我们,不论是人类、动物或者树木,均源自共同的根,那就是——地球。 (nightcatcher&影子方 译)
此次访美无疑是邓小平一生外交行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出访,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出国。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这样说:“邓小平1979年2月访美之后,两国友谊与合作的大门终于敞 开。”有人说:邓小平访美的那九天是当代中国人“中国梦”的启航之旅!它改变了此后中国发展的进程,影响了所有国人的生活。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卡特总统在日记中论述:“邓小平受到了美国人民最热烈的欢迎。”
回首当年,一切的一切都寓意深刻。然而在九天访美中又发生了怎样激动人心、跌宕起伏的故事?谱写世界史大国格局从此开启,尘封三十年珍贵镜头终见天日。
头条的背后,众多的聚光灯…是贾斯汀的真实故事。了解贾斯汀·比伯的 只有少数幸运的——诚实、有趣并且完全迷人——通过不可思议的表演和独家采访明星本人。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纪录片,后台显示贾斯汀的真实故事:...
死刑犯 A,殺害好友後勒贖。死刑犯陳昱安,砍殺 父親 111 刀。死刑犯鄭捷,於捷運上隨機殺人。「死 刑犯」是司法給他們的一個標籤,但這三個人作為 人的身分卻為人漠視,而至親所背負之痛,更從來 無人知曉⋯⋯。 曾以紀錄片《起點》、《我無罪,我是鄭性澤》長 期關注司法議題的導演李家驊,這次選擇了三位犯 行各異的死刑犯為主角,有人尚在服刑,有人在獄 中自戕身亡,有人已遭到槍決伏法。在「殺人償命」 的正義大纛前,他們的命運殊途同歸,宛如報廢的 物件,但在律師、死囚家屬面前,標籤之後卻是一 個個血肉之軀。全片以平實的採訪片段與報導影像, 不拘泥於法條本身,而是深刻表達了導演對「人」 的處境的關懷,爬梳現代台灣司法死刑史之餘,也 引出了對現行體制的叩問。
柏林常以一种富有亚文化的形象示人,西柏林的酷儿文化则是其中的重要一面。这里不仅有活跃的派对文化、性别的多样性,更产生了种独具特色的俱乐部。此外,同性恋博物馆、艾滋病援助组织和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等各类与之相关的组织和活动纷纷在此建立阵地。事实上,酷儿文化在柏林的诞生与发展 并不顺利:1969年之前,同性恋会被政府抓捕和定罪。但西柏林的同志群体依然顽强存活,把这座城市发展成属于同志群体的大都市。七十年代末,西柏林迎来性自由、政治自由和社会融合的高潮时代;但辉煌之下,侵袭全球的艾滋病也让酷儿文化蒙上一层阴影。 该片将镜头对准西柏林的同志群体,记录他们从二战后到柏林墙倒塌前的生活。包括政治活动家、俱乐部经营者、音乐家、时装设计师等各类群体描绘了种种历史事件的生动场面。影片同时也公开了罕见档案材料,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西柏林的历史与文化魅力。(小易甫字幕组)
This hour-long documentary, directed by BAFTA and Emmy award winning director James Kent, meets Japanese teenager Momoka and Scottish music student Paul Murray to explore how Chopin’s extraordinary Ballade Number 1 transforms the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and illustrates how classical music still penetrates contemporary life in unexpected and powerful ways.
Momoka, is a 15-year-old pianist from Sendai, Japan, whose community was decimated by the 2011 tsunami and earthquakes. For Momoka, the Ballade embodies the anguish and rebellion she feels but doesn't allow to surface.
For 22-year-old Paul from Glasgow, the piece is life-changing. Paul grew up in Bellshill, a working class suburb of Glasgow. He first played piano at 15, and it opened up a whole new world for him. During his first term studying on the B.Mus (Hons) degree programme at 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 Paul was diagnosed with a brain tumour and then MS which both eventually caused him to lose the ability to walk and to play with his right hand. Waiting in his hospital bed in between operations over three months, he played the Ballade again and again on the iPod his dad Stephen had given him. It was that single piece's emotional pull that Paul credits with the return of his memory.
Paul told us some more about his involvement in the programme:
"I have been for some time now transcribing the Ballade in g minor for the left-hand alone. The reason being I played this piece back in high school and with the medical complications lost the ability to play perhaps my favourite piece of all time. Luckily for my this piece was going to be the subject of a major documentary and with my story and attachment to the Ballade I was selected to be involved!"
The film includes interviews with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pianists including Stephen Hough, Lang Lang and Vladimir Ashkenazy. It was shown on Channel 4 in August and trailers can still be viewed on YouTube: http://www.youtube.c
The documentary was awarded 2nd place in the 'Halo' Best Arts Documentary award category at the awards ceremony on Monday, 4 November 2013 at the Queen Elizabeth Hall at London’s Southbank Centre. The ceremony was filmed and shown on Sky Atlantic.
到底她是冷血谋杀室友的变态狂,还是不幸捲入无尽梦魇的清纯留学生?Netflix 原创纪录片《阿曼达·诺克斯》探索一桩恶名昭彰、名列世界各地头条新闻的凶杀桉,导演为罗德·布雷赫斯特 (Rod Blackhurst)(作品《独自》(Here Alone) 荣获翠贝卡电影节观众大奖)和布莱恩·麦金 (Brian McGinn)(作品《主厨的餐桌》(Chef’s Table) 荣获 IDA 奖),製作人为米特·海德 (Mette Heide)(作品《印度的女儿》(India’s Daughter) 荣获皮博迪奖)。
伴随着熟悉的开场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脱口秀栏目——《飞鱼秀》,开始了新一期的直播。
主持人小飞和喻舟乐此不疲,小飞言辞犀利,机智幽默;喻舟豁达随性,感性率真。每期《飞鱼秀》的话题是即兴得来的,内容包罗万象,从个人情感到生活小节再到职场心态,既不“严肃高雅”,也不“低俗八卦”。飞鱼引领听众品读喜怒哀乐,关心柴米油盐,用自嘲的态度审视生活琐事,以可乐的方式解读郁闷。发于事,归于心,既世俗又超脱——这是听众们热爱小飞和喻舟的理由。实则,《飞鱼秀》是面镜子,让听众看到了自己。
节目之外,《飞鱼秀》是个大舞台。数量庞大的短信互动听众是这档节目的另一群创作者,他们千差万别,却因为一种声音、一段电波凝聚在一起,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他们是城市中产的一份子,他们是早间穿梭于城市的通勤一族。尽管在城市生活和职场打拼中悲欣交集,但他们善于自我调侃,懂得与生活斡旋,乐于听取新鲜观点,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他们看似普通,却又那么与众不同。
当然,节目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飞鱼和“飞鱼人” 保留着这样一处精神栖居地,伴随着永不停息的社会潮流打拼前行……
Netflix 纪录片《歌、舞、伎:生田斗真》 将于6月16日星期四全球首播,Netflix独家。
2017年,李一凡开始拍摄杀马特。他从深圳开始,在深圳、广州、中山、惠州、重庆、贵阳、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毕节、安顺、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红河州,共计完成杀马特采访67个,网络采访11个。在拍摄期间,李一凡又从杀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过直接购买手机视频等方式,收 集了工厂流水线及工人生活录像915段。
这是一次详实且残酷的调查梳理行动。五颜六色的头发下面,李一凡重新检讨了城乡关系里,关于社会底层工人的生存代价和权利困境的根源。当越来越多的杀马特消失在人们视线里,而曾经或依旧是流水线工人的他们,和今天仍然不断涌入城市的打工者一样,依然面临着实质上的权利不平等,依旧笼罩在制度性排斥的阴影里。
杀马特音译自英语“smart”一词,泛指一种中国城市年轻工人中曾经风靡一时的亚文化潮流,以夸张而廉价的服饰、发型著称。艺术家、纪录片导演李一凡花费数年时间实地接触和研究“杀马特”群体,最终用访谈和工厂场景创作出一部长片,并在展览现场用数百部二手手机播放购买自工人自拍的生产场景。
李一凡将展览视为一次让美术馆观众看到另外一个社群的机会,在长片中他借用年轻工人的陈述,描绘出杀马特形成的条件、变化,及如何在舆论暴力下走向式微。在项目中,他始终是以无知者的角色进入,随后逐渐发现杀马特的遭遇,来自于年轻工人的孤立处境和与城市主流生活之间的疏离,并把项目看作是对杀马特一词祛魅化的过程。这与他一贯的立场保持一致,即认为在中国的现状下,艺术创作应当基于对社会生活的直接体感,才能因现实本身的超越性,获得足够的创造力。